【人文學院】華語中心 2019美南華語文教師研習快訊報導Day6:共同思考與觀察討論,多元專業華語教材編輯之比較。用文字說故事,華語課堂連結成語及漢字的活動設計與發展。
共同思考與觀察討論,多元專業華語教材編輯之比較。用文字說故事,華語課堂連結成語及漢字的活動設計與發展。
撰稿人:吳姵璇
圖1 舒兆民老師以自身特別及有趣的教學經驗和各位老師們分享
舒兆民老師以自身特別及有趣的教學經驗和各位老師們分享,並從各種不同主題、類型的教材作討論,例如:中國思想史的專書、中醫、國畫、商務等等類別。在談及來臺留學之科系與學習情形上,舒老師針對地緣性問題,以口語語音、語調上可能會與華語教師不同來比較,例如:臺灣的語音、臺灣的慣用性說法等等。舒老師也建議課堂習慣性用語、書面語、學習技能在專業華語之前一定要開設一般性課程,才不會造成銜接上的問題與學生過大的壓力。舒老師更進一步剖析單元主題及目標,對於一般性華語課程的內容以及注意事項來思考課程的規劃。另外,在課程規劃上也給予時程表作參考,每一次專業課程需要如何加入一般性課程的內容來輔助。
圖2 舒老師更進一步剖析單元主題及目標,對於一般性華語課程的內容以及注意事項來思考課程的規劃。
第二堂課由華語系副教授許秀霞老師,為學員教授成語教學與教學活動。許秀霞老師先以有趣的成語的故事與成語約定成俗的語言現象,及現今社會的運用跟各位介紹成語的由來、運用及文化。接下來以左傳中的成語,如及瓜而代、秦晉之好等成語,分享成語歷史淵源及故事,並與現今成語意義用法相作比較。
圖3 許秀霞老師以有趣的成語的故事來介紹成語的歷史意義及現代運用。
許秀霞老師更進一步以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中的成語,來和各位分享當時成語反映的美男子現象。許秀霞老師也向各位老師分享自身成語教學的經驗,並提供各位老師有趣的成語教學方式及活動設計,像是看圖說成語、以三國故事說成語以及人體成語等,引導學員們思考適合學生的成語課程設計。以《左傳·宣公四年》中的成語典故:食指大動/染指為例子,老師除了將之翻成白話文,以生動的口吻來述說故事,並請老師們嘗試著規劃成華語教材作發想,大家一起討論出能夠進行的教學方式。
圖4 許秀霞老師分享有趣的成語教學方式及活動設計,邀請學員老師們一起看圖猜成語。
第三堂課秀霞老師介紹了幾本適合融入華語教學的文字故事書,藉由活潑的文字故事介紹能夠給予學生更清晰、易記憶的方式來學習。秀霞老師針對文言文短篇故事介紹時,建議老師們如果要教文言文可以使用世說新語來引導,因為篇幅短的特性,介紹故事也比較容易理解。
圖5 許秀霞老師介紹了幾本適合融入華語教學的文字故事書,藉由活潑的文字故事介紹能夠給予學生更清晰、易記憶的方式來學習。
老師在介紹成語的典故時,也建議老師們可以先從人體成語來介紹,比較容易連結於生活的情境中;另外也可以介紹主題式的成語-「三國常見成語」,提供各位老師們作成語教學。在文字演變的部分老師以圖畫的方式來引導,例如:「采」的意思與演變、「莫」的意思與演變、「益」、「然」、「厭」等等。老師也介紹四季:春夏秋冬的文字演變與典故在青銅器上的明、在青銅器上的銘文。對於文字的流變詳細介紹,從甲骨文到現今的文字字體變化提出許多例子與對比。老師在最後介紹六書造字的原則,透過造字原則提供老師們更多活動設計的反思點。
圖7 許秀霞老師詳細介紹文字的流變與歷史,並分享許多精彩的歷史故事,也提出許多字形例子與對比。